暑假期间,一批“小候鸟”跨越千里,奔赴父母所在的工地团聚。为让“小候鸟”度过一个快乐的暑期,多地通过建筑“学堂”、研学之旅和制作美食等活动,让亲情相伴的时光洋溢着安心与温暖。
探索建筑奥秘
镜头:“红色代表禁止,黄色代表警告,蓝色代表指令”……在爱心暑托班建筑施工课堂上,项目青年志愿者正拿着施工安全标识卡片,给孩子们讲解安全色的“秘密”。
近日,上海市松江区九亭镇联合金安国纪总部项目部依托小学生爱心暑托班平台,开展了“‘候鸟’归巢让爱无阻”活动。通过设立“学堂”,为辖区80余名“小候鸟”搭建起建筑施工知识与温情交融的港湾。
项目青年志愿者结合施工实际,为孩子们“量身定制”了三大特色课程,分别是“安全建筑小卫士——安全标识科普”“小小工程师一天——施工管理安全工作”“神奇材料大探索——建筑材料科普”。课程采用动画短片和角色扮演的形式,生动还原施工管理的各项流程。孩子们化身“安全督导员”,模拟检查工地上安全帽佩戴是否合规,通过“进入工地先戴帽”的场景演示,让施工安全知识有了鲜活的应用场景,进一步加深了孩子们对安全知识的了解。
“原来我们住的房子是这样建成的。”“今天又认识了好多施工机械,太酷啦!”孩子们激动地回味着课上新学的知识。相关负责人表示,建筑施工知识“学堂”有效填补了孩子们在建筑施工领域的知识空白,激发了他们的兴趣。
为丰富孩子们的暑期生活,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住房城乡建设局联合大园新城南三期保障房项目部,共同举办了“筑梦未来·童心同行”暑期工地“小候鸟”关爱活动。
在“小小建筑师”体验环节,孩子们借助积木亲手搭建简易建筑。一座座代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知名学府的模型相继“落成”,为孩子们播下了梦想的种子。此外,该局还为孩子们开设了生动实用的“安全上网小卫士训练营”普法讲座。讲座通过剖析典型案例、播放趣味动画视频等方式,讲解网络世界的潜在风险、常见陷阱特征、应对方法以及求助途径等内容,有效提升了孩子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反诈防骗能力。活动最后,主办方为孩子们送上了包含文具套装、水杯、绘本和运动用品等的爱心礼包,希望他们享受亲情陪伴,快乐健康成长。
踏上研学之旅
镜头:“这是我爸爸工作的地方!”一位小朋友指着正在施工的建筑开心地说。从钢结构博物馆到在建的前海博物馆,从学知识到看现场,孩子们体验了一场建筑工业研学之旅,也更加了解父母的生活环境和工作内容。
由广东省总工会、深圳市南山区粤海街道蔚蓝海岸社区、深圳大学等部门和单位联合承办的“小候鸟”夏令营暨家属开放日活动在深圳中国钢结构博物馆开营,来自23个建设者家庭的38名“小候鸟”抵深“探亲”,共同踏上为期四天的建筑工业研学之旅。
活动期间,小朋友们走进父母参与建设的项目,切身感受科技如何改变城市。在部件加工中心,一个个工件被放上生产线后,自动完成打磨、组立、点焊等多个工序,从原材料到成品构件,从下料到成品实现全流程“智造”,孩子们看得目不转睛。
为了让孩子们更深入地了解建筑工业知识,研学活动特别安排了亲手制作建筑部件的环节。在爸爸妈妈和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孩子们利用木条、螺丝、扳手等工具动手制作小部件,有简单的小桌子、小椅子,还有精致的小房子框架。“已经很久没有和孩子一起完成一项手工作品了,我们爷俩都特别有成就感。”项目经理说道。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夏令营不仅搭建起建设者子女和父母间的亲情桥梁,也成了小朋友们感受父母奉献付出的纽带。
快乐共享美食
镜头:“爸爸,您辛苦了!”“叔叔,请您吃碗冰粉解解暑。”稚嫩的问候伴随着清凉的冰粉,递到了地铁建设者手中。地铁建设者吃着冰粉,心里甜滋滋的。
由中铁四局杭州地铁十五号线景芳站项目部举办的“炎夏安康三送沁心”关爱城市建设者专项活动,为高温下作业的地铁建设者及其子女送去关怀。11位趁着暑期从各地赶到杭城与父母相聚的“小候鸟”踊跃参与。在“甜蜜清凉”制作环节,孩子们认真地揉搓冰粉籽,不多时,一碗碗晶莹剔透、撒着花生碎和葡萄干的冰粉制作完成,孩子们赶忙将其送至工地,第一时间给父母送去清凉。
广西壮族自治区宜上三标项目部迎来了一批从各地赶来的“小候鸟”。为此,该项目部特意举办了“情暖小候鸟”活动,让远道而来的孩子与父母在工地度过温馨难忘的时光。活动当日,项目部食堂热闹不已,大家围坐在一起包饺子,有的揉面,有的擀皮,有的包馅。之后,大家共享美食,畅聊家常,互诉近况,现场氛围温馨而融洽。此次活动不仅让“小候鸟”在玩耍中收获了友谊,更让远离家乡的建筑工人在亲人陪伴下感受到家的温暖。
摘自 《中国建设报》 2025.07.25 盛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