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安徽省蚌埠市委、市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党建引领、突出问题导向、强化系统思维、走好务实路径,不断推动全市物业管理服务水平再上新台阶。蚌埠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全面开展物业领域专项整治,通过完善监管机制、推动服务升级等“组合拳”,逐步建立“市级统筹、县区主责、街道实施、社区协同”的四级物业管理体系,提升全市物业管理服务精细化、精准化水平,促进物业管理与基层社会治理深度融合,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
突出党建引领,筑牢物业管理高质量发展总基调
共建红色物业。蚌埠市坚持以深化城市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体系为导向,以“皖美红色物业”建设为主线,以社区党组织党建党联为纽带,推动党务、业务、服务深度融合,推进社区、业委会和物业服务企业齐抓共管、同频共振、共建共享。积极探索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有效路径,巩固拓展物业行业党建全覆盖成效,探索创新实用招法,切实发挥“红色引擎”作用。截至目前,全市封闭式小区,实现物业服务覆盖率、小区党组织组建率、业主委员会(物业管理委员会)组建率3个100%,业主委员会(不含物业管理委员会)组建率达到85.7%。治淮二村、华天世纪、戴湖翠微园南苑被评为安徽省首批“皖美红色物业”小区。
夯实基层治理。不断深化党群议事协商机制,将“一组一会、五治融合”社会治理模式与社区物业党建党联相结合,将支部建在小区、事情议在小区、力量聚在小区,形成“一组一会+物业”的新格局。全面推行群众说事制度,充分发挥党员干部、“两代表一委员”“五老”人员、“法律明白人”作用,引导“民事民说、民事民商、民事共办、民事民评”,妥善解决物业管理难题。推动社区“两委”成员和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负责人“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吸纳353名业委会成员、物业服务企业负责人任社区兼职委员,549名社区工作者担任业委会成员。
完善体制机制,夯实物业管理齐抓共管新支撑
突出制度保障。先后印发实施了《蚌埠市住宅物业管理服务巩固提升工作方案》《蚌埠市“皖美红色物业”建设三年行动方案》《蚌埠市住宅物业信用管理办法》《蚌埠市物业专项维修资金管理办法》《蚌埠市业主大会和业主委员会规范建设指南》等30余个政策文件,制定并施行《蚌埠市住宅物业管理条例》,以机制化、法治化进一步明确责任分工,有效形成共管合力,切实保障各方合法权益。进一步强化物业服务行业监管,提高业主自治能力,促进业主与物业服务企业形成良性沟通和合作,营造舒适、文明、和谐的居住环境。
拟定《蚌埠市行政执法进小区工作流程》《住宅小区常见行政执法事项清单(2025版)》,明确规范从劝阻制止、报告、调查受理到处置移送、督促整改、公示反馈的一整套行政执法进小区工作流程,理清了住建、发改、公安、城管、市场、消防等十余家行政部门、137项执法清单,全面提升物业小区内违法违规行为处置质效。
优化多级联动。充分发挥物业管理联席会议统筹协调作用,按照市、县区、乡街三个层级,通过逐级分别开展季度全市物业管理重点工作会议、基层物业管理联席会议,有效整治电梯安全、消防安全、违法建设、外墙皮脱落等问题,定期会商物业服务企业“红黑榜”评定、物业服务质量考评、电动自行车整治等热点工作,重点研究业主委员会运行、物业服务企业调整、综合执法进小区活动等重点环节,切实解决物业管理重点难点问题。同时,各社区居委会每月至少召开一次四方议事会,即小区党支部、党群议事会、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共同协商解决小区物业管理问题。
坚持问题导向,突破物业管理矛盾化解新局面
强化源头管理。推行开展住宅工程“业主开放日”活动,建立项目各方责任主体和业主沟通交流的“桥梁”和“纽带”,让业主提前“零距离”了解项目现场施工工艺、建筑材料使用及工程质量状况,促进住宅工程品质提升。自2024年以来,共开展住宅工程“业主开放日”活动44次,到访业主2426户参与房屋验收,解决业主反馈问题1815个,提前化解潜在的工程质量投诉问题,充分保障人民群众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规范物业承接查验,通过珠城物业管理平台搭建承接查验功能模块,实现线上监督管理物业承接查验全流程闭环管理,目前已完成三个项目试点工作。2024、2025年连续两年分别向上争取住宅老旧电梯更新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7245万元、4950万元,累计成功申报813台,资金量及申报数量居全省第三,惠及66个小区、20478户居民,彻底消除部分老旧电梯安全隐患,确保居民家门口的出行安全。
推进执法下沉。全市各乡镇(街道)均签署赋权事项承接确认书,承接小区内执法事项35项,明确承接事项、职责边界和责任人。累计开展“执法进小区”活动200余次,其中住建部门移交线索5条,印发通报20余份,下发整改通知200余份;公安部门整治安全隐患600余处;城管部门组织执法队员进驻社区286名,实现城管执法进社区服务100%;自规部门出具违法建设认定函38份,移送函3份;市场监管部门下达监察指令书67份,处罚金额3.35万元,约谈维保单位7家;消防救援部门累计发现消防安全隐患405处,督促整改354处,立案42家企业,罚款37.67万元。
集中专项整治。常态化开展电梯安全、消防安全、违法建设、外墙皮脱落、电动自行车等多项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实现无纸化电梯维保全覆盖,电梯无纸化维保备案率、线上维保率分别为98.7%、88.9%;整治无水小区11个;整治完成屋面外墙皮脱落2.78万平方米,惠及居民7011户;新增电动自行车充电接口59228个,新增停车位62760个。今年以来,重点开展“整治物业服务履约不到位、侵占业主公共收益等问题”专项整治,成立3支由市人大代表、市职能部门、物业专家、退休党员等组成的联合督导组,开展市级联动督查。截至目前,已全面排查全市958个物业小区,排查覆盖率100%,发现问题8787个,推动整改8001个,整改率91.05%。新设立公共收益资金共管账户681个,组建率由16%提升至71%,划入资金455万元。
提质管理服务。分层分类组织各类专业培训。组织县区组织部门、住建部门、乡街、社区等186人参加全市“皖美红色物业”建设工作暨街道党务干部能力提升培训班。围绕防汛抗洪、电梯安全、应急救护、消防救援培训、绿化养护等业务重点,开展多次物业服务行业专业技能培训,累计参训3000余人次。完成104名物业服务行业从业人员技能等级认定,进一步夯实物业行业队伍建设。开展物业管理送法进小区活动,依托小区电子屏等载体宣传物业法规,接待群众约420人次,集中开展“《蚌埠市住宅物业管理条例》宣贯暨物业服务质量宣传月”活动,调动市、县区、乡街(社区)、物业企业多方参与,印制《条例》宣传册1500册、宣传折页1万份,组织370名基层干部开展物业专项培训。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住宅物业服务“业主开放日”活动,主动向居民业主普及物业管理有关法规政策,邀请居民业主走进小区“心房”,感受物业服务中“看不见”的细节,促进业主深度参与物业管理三方协同共治。
完善信用评价,提升物业行业良性循环新业态
强化信用评价。出台住宅小区服务质量考评办法,每季度组织开展全市住宅小区服务质量考评,邀请140余名“两委员一代表”参与考评。自物业服务质量考评以来,全市住宅物业小区优秀率提升至26%,平均分提升至81.74分。今年二季度考评出四星级及以上小区630个,占比65.9%,全市物业服务水平稳步提升。
建立“红黑榜”制度。结合物业服务信用评价、评先评优、物业服务质量考评、信访投诉等情况,建立和完善物业服务企业“红黑榜”制度,已累计评出“红榜”企业34家、“黑榜”企业46家、不合格小区84个,结果通过政府网站、新闻媒体向社会广泛公布。对整改不力的,通过业主委员会、街道社区主动作为,累计约谈物业服务企业174次,行政处罚物业服务企业12家,组织清退33家。
增强矛盾化解,拓宽物业管理纠纷调解新路径
探索“党建引领、定格调解、多元参与”的矛盾纠纷调解路径,住建与法院、行业协会建立诉调对接机制,提供“投诉+调解+司法”一站式服务,形成“调解优先、诉讼断后”的物业纠纷治理格局。上线“珠城物业综合管理服务平台”,涵盖基础档案库、业主电子表决、承接查验、质量考评等多个板块,主动回应居民诉求,畅通沟通渠道。利用“珠城物业”小程序等,直接受理市民投诉咨询,累计受理投诉咨询11618件,满意率97.51%。成立市房地产领域(物业)矛盾纠纷调解中心,公开选聘36名兼职人民调解员,建立由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执业律师、社区工作者及住建领域专家共同组成的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力量,调解员100%持证上岗,累计调解案件138件,调解成功107件,调解成功率77.5%。推行“诉调下沉”工作法,组建“一审一书一调”工作组,主动下沉社区和小区,现场了解纠纷详情,开展“送上门”的调解工作。
蚌埠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党组书记、局长孙如斌表示,住房和城乡建设事关民生福祉和城乡发展,蚌埠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将在市委市政府的有力领导下,牢记使命、砥砺前行,将物业管理作为提质民生服务的切入点,加快民生保障高质量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实现城市居住环境和群众满意度“双提升”。
摘自 建筑杂志社公众号 2025.07.30 蚌埠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王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