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社区位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八师石河子市老街街道,共有10026人、3583户。该社区聚焦老龄人口急难愁盼问题,通过党建引领、多元共建、智慧赋能,打造“适老化有温度、便民化有精度、治理化有深度”的社区。
解决痛点 “老社区”承载“新生活”
作为原国有企业家属区,11-1社区曾面临基础设施老化、服务设施缺失、老龄化率高、居民参与度低等诸多问题。
为此,社区结合老旧小区改造,实施“基础先行+服务升级”双轮驱动,累计投入4699万元,完成供水管网更新965米、新增停车位887个、改造绿化5.9万平方米,让“老社区”承载“新生活”。
全面提升 托起“朝夕美好”
聚焦“一老”,11-1社区通过适老化改造暖民心。利用现有社区管理用房建设日间照料中心,总面积约1190平方米,提供老人助餐、理疗、文化娱乐等服务,长者食堂日均服务超200人次;楼道加装扶手2400个、修建坡道30处,解决老年人“上下楼难”问题;推进智慧助老,为社区独居老人配备“一键呼叫”设备,联动社区网格员24小时响应。
关爱“一小”,11-1社区新建机关三幼(525平方米),解决360名幼儿入园需求,实现托育教育全覆盖。
此外,社区重视文化浸润,在社区绘制民族风情文化墙10处,定期举办“粽叶飘香”“古尔邦节”等邻里活动,促进多民族共融。
创新治理 凝聚“红石榴”合力
11-1社区还形成了“红石榴”治理模式的六大经验。
党建引领,组建“社区党委—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体系,发动党员带头参与;居民共治,通过问卷调查、议事会等形式,让居民全程参与社区治理的监督、评价;多元融资,引入社会资本运营日间照料中心,政府以税费优惠激励企业参与;民族共融,成立“红石榴志愿服务队”,为少数民族居民提供双语代办、就业帮扶;智慧赋能,建设社区数字平台,整合物业服务报修、政务办理等“一站式”服务;长效运维,制定“居规民约”,推行“一户一树一地”认养计划,激发居民“主人翁”意识。
“目前,11-1社区道路平整率、绿化覆盖率提升至100%,投诉率下降70%,老年助餐满意度达98%,托育需求满足率提升至90%。”相关负责人表示,社区以“红石榴”精神凝聚人心,用“绣花功夫”织就幸福,为边疆城市社区更新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石河子方案”。
未来,11-1社区将重点推进托儿所建设、智慧物业服务平台搭建,持续书写“老有所乐、幼有所育、居有所安”的民生答卷。
摘自 《中国建设报》 2025.08.26 郑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