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02日星期四
住建云平台
http://www.ezhujianpt.com

升腾城市“烟火气”

——浙江杭州完善商业外摆治理体系侧记

发布时间:2025-09-29 17:20:31 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商业外摆作为城市共享消费形式,是公共空间的再利用。近年来,浙江省杭州市立足精管善治、利商便民,在城市特定区域的商业外摆治理体系建设方面进行有益探索,助力商业外摆经济与城市治理和谐共生。

“协”同一体 以系统机制保障健康发展

在城市管理部门牵头下,杭州市首先建立多部门系统治理协同机制,抓住关键点,把科技与治理有机结合起来,把安全和发展有效统一起来。

华灯随晚霞渐次点亮,初秋的杭州,新市街市集里已满是热闹烟火气,市民与游客循着人声、香气鱼贯而出。业余画师张老师早早来到自己的摊位,支起画板、摆好纸笔,准备为往来行人画“漫画头像”速写。他笑着说,这摊位是合作的老板通过线上系统“秒申”的,整个流程规范又省心。

杭州市首创的“店招菜单式备案”系统,更是为商家带来了“及时雨”。以往店招店牌备案流程繁琐、设计成本高,如今系统内置418套标准化设计模板,商户只需在手机端一键生成实景效果图,即可完成自主备案。同时,依托“城市大脑”构建的“一网统管”平台,时刻守护商业外摆区域的秩序。其中,拱墅区开发的“墅智通”信用管理系统应用后,企业配合度提升60%,投诉量下降45%。

在完善基础设施配套方面,杭州市合力解决“需求侧”问题。科学规划新增临时停车位5230个,有效缓解外摆区域“停车难”;优化调整112条夜间公交线路,延长运营时间至深夜,合理布局移动公厕及垃圾分类收集点2080处。数据显示,市民关于相关配套提升措施的满意度达95.6%。

杭州市深化为企“三服务”活动,为外摆商户提供政策咨询、技能培训等全方位支持。特别是建立商户议事协商平台,畅通意见反馈渠道,推动治理从“政府主导”向“多元共治”转变,营造良好营商环境。

“悦”享四时 以文化传承彰显城市特色

打开“浙里办”进入“贴心城管”栏目,全国首个“城市烟火地图”清晰呈现。这张地图就像一位贴心的向导,帮助人们探寻杭州市每一处烟火之地。“烟火地图”里靠山临湖的北山街,自西向东有曲院风荷、苏堤春晓、平湖秋月等名胜,道路一侧有近30座不同风格的历史文化建筑。

比起北山街的“静”,大兜路历史文化街区则喜“动”,这里以品茗香、赏“非遗”等为特色,成功打造了“兜妙街”外摆市集,今年已举办主题文化活动20余场,累计吸引游客超200万人(次)。清河坊历史文化街区以艺术化店招重现南宋风雅,120个市集摊位与15处“非遗”展示区形成联动,游客复游率达72%。

周末带着家人游玩的邹先生步入运河边的拱宸桥,历史的气息伴随烟火气扑面而来。“几乎每周都来一两次。”作为“杭漂”,邹先生深深爱上了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杭州市注重文化传承,以场景营造彰显城市特色,让人们感受到这座城市深厚的文化底蕴。

杭州市不断创新文旅融合发展模式,将湖滨步行街打造成时尚消费的文化新地标。“湖畔有艺市”文旅市集汇聚了120家特色商户、80余种文创品类。这里推出的“一伞一品”经营模式,日均接待游客近10万人(次)。此外,杭州市首创全国“夜游西湖 政好有你”政务夜市,将社保医保、商事登记等前移至夜市,为群众提供方便。

“炫”动八方 以绿色智能增添城市亮度

杭州市创新集成GIS(地理信息系统)、电气拓扑关系图和设施数据图谱,实现了全市路灯的全要素数字化呈现。一到晚上,年轻人喜欢的红棕色、卡其色等“美拉德色”交融在夜空里,给人满满的活力感。

对于在拱墅区就业的郭女士而言,只要朋友来,必先在武林夜市逛一逛,然后去钱江新城万象城,享受一番视觉盛宴。在万象城1500平方米的“时光画廊”外摆区域,灯光艺术成为城市夜景的新亮点,吸引着市民游客前来观赏、拍照。

杭州市秉持“一路一方案”改造理念,按照“企业先期改造、政府按效分期偿付”原则,引入社会资本实施路灯节能改造和信息化建设。据了解,项目分阶段实施,去年完成了主城区存量路灯改造全覆盖,亮灯率达99%以上。杭州市逐步实现城市照明设施的绿色低碳转型,让商业外摆的夜晚更加璀璨夺目。

钱塘江畔,创新潮涌。“我们将继续干在实处,不断完善商业外摆治理体系,让烟火气升腾更浓郁,让高质量发展更坚韧。”杭州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分管负责人如是说。

摘自 《中国建设报》 2025.09.29 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