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租房作为解民忧、暖民心的重大民生工程,承载着众多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住有所居”的朴素梦想。重庆市积极推动“公租房智管”应用,在智能审核、数据分析、智慧管理等领域实现大幅度效率提升,用数字技术破解35万套市级公租房监管难题。
人房自动匹配
提升配租效率
“以前申请公租房要跑好几个窗口交材料,如今在手机上点点就能完成,真是太方便了!”近日,在重庆市渝北区空港佳园公租房小区房管中心,前来咨询公租房申请流程的李阿姨对服务的新变化赞不绝口。
这种高效率的申请体验,主要得益于“公租房智管”应用的深入推进实施。
过去,公租房审核流程依赖人工核验材料信息,需要比对不同部门数据,人力资源投入较大。目前,重庆公租房依托IRS(一体化数字资源系统)数据平台,打通不动产、社保等9个部门13类数据,建立“人、房、钱”全要素档案,精准核查入住资格。这种方式可大幅缩短审核时间,还能通过精准数据协同提升判别效率,提高审核准确性,确保公租房分配给符合规定条件的家庭。
今年开始,通过数据比对,重庆公租房累计清退因购房、合同到期不符合条件的已入住家庭4455户;在申请阶段驳回不符合条件者6000余户。比如,若申请人在沙坪坝区已有住房,系统将在审核时直接拦截。
在传统模式下,市级公租房的房源配租模式是每季度举行一次摇号,申请人往往需要漫长的等待。如今,重庆依托“公租房智管”应用建立全流程数字化管理系统,将各个环节无缝衔接。通过AI(人工智能)实现人房自动匹配,将配租频次从“每季度1次”大幅提升至“每周1次”,效率提高了12倍。
“以前是一年四次,现在是一个月四次,没想到20多天就能申请下来,这速度太给力了!”刚在缙云新居成功配租三室一厅的杨先生介绍道。
后续,重庆还将通过电子合同签署平台,简化签约手续;通过数字化退房管理流程,提高公租房流转率。
智慧精细管理
提升居住品质
公租房在承租过程中,如何有效管理,让居民住得安心又省心?“公租房智管”应用在智慧管理方面也有“妙招”。
以前重庆市公租房租户大多通过线下窗口办理房源申请和续缴租金。随着“公租房智管”应用上线运行和优化,市级公租房开通了网上缴费和报修功能,居民通过手机完成租金缴费的比例达92.3%,维修服务响应及整改效率提升至99.5%。
以重庆城南家园公租房小区为例,该小区入住3万余户家庭,原来房管中心平均每天要接待上千人办理缴费业务。“公租房智管”上线后,居民申请公租房、续缴租金在手机上动动手指即可。
值得一提的是,重庆市级公租房还融入基层智治“141”平台,重点关注“多人同诉”问题,针对性制定公租房小区品质提升专项计划,每月持续更新任务并打表推进,及时解决一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针对违规转租等行为,“公租房智管”应用的“电子围栏”AI组合拳也颇有成效。今年,重庆公租房通过数字化手段赋能,加大力度解决违规入住、转租出借等资源错配问题,让公租房成为“公平房”。
“公租房智管”应用通过智能化管理,结合部门数据和传感器技术,实时监控房屋使用状况。一旦发现异常,系统会立即发出预警并通知管理人员进行核查,以智能化管理提高查处效率,保障政策实施的公平性。
此外,今年8月,重庆市公租房立足“小切口”改革,创新实施了公租房保障应届大学毕业生政策,有效满足了青年群体的住房需求。
相关负责人表示,2025年,重庆市公租房管理部门通过“渝快办”受理申请8000余件,应届大学毕业生专项保障政策更吸引3000余人申请,非本市高校毕业大学生占23%,本科及以上学历学生占70%,既盘活了资产,又优化了小区居住结构。
据了解,重庆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员会将进一步完善“AI+”综合场景,加强与市级部门的多跨协同,通过数字赋能,打造公租房+就业+消费等新场景,将公租房小区建设成为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美好家园。
摘自 《中国建设报》 2025.10.21 记者 陈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