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25日星期二
住建云平台
http://www.ezhujianpt.com

从“有得住”迈向“住得好”——吉林省全面提升住房品质扫描

发布时间:2025-11-24 16:35:23 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从老旧小区“旧貌换新颜”的民生温度,到住房保障“应保尽保”的底线坚守,从好房子“绿色智慧”的品质升级,到物业管理“精细高效”的服务延伸……如今,一场以“住房品质全面提升”为核心的民生实践正在吉林大地深入推进。

老旧小区“旧貌换新颜”,唤醒城市记忆的温度

如何破解群众从“住有所居”到“住有优居”的需求痛点?

自2019年,我省全面启动老旧小区改造以来,坚持决策上问需于民、实施上问计于民、治理上问效于民,在完善城市功能、提升治理效能中,为全省城市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民生温度与实干动能。目前,全省累计开工改造老旧小区8037个,惠及居民170.5万户。通化市以“六个结合”推动老旧小区改造提质增效,打造综合性民生工程,即结合拆违治乱整治违章搭建与墙体外挂;结合便民设施建设配建养老抚幼、文体休闲、停车位等设施;结合景观绿化升级优化绿地布局;结合城市风貌提升统一楼体色彩;结合空中线路整治推进线路落地;结合海绵城市建设构建雨水消纳系统。四平市以“楼道革命”为抓手,试点改造破损严重、诉求集中的小区。加固更换楼梯扶手、修补楼梯踏步、粉刷楼道墙壁,全面更换新型声控灯实现“无死角照明”;联合多部门开展楼道管线“清零规整+升级改造”,努力解决居民日常痛点,消除消防安全隐患,实现“安全”“便利”双提升。

住房保障“提升幸福度”,托起万家灯火的安稳

老旧小区改造是为“安居”锦上添花,住房保障体系,则是为无数家庭“乐业”托底的基石。

2006年以来,全省改造筹集保障性安居工程住房285.41万套,建筑面积18090.89万平方米,累计完成投资4491.11亿元,受益827.64万人。先后实施城市、煤矿、国有工矿、林业、国有垦区的危房改造工程,共改造住房246.98万套,建筑面积16023.69万平方米,受益643.90万人。2008年开始实施公租房保障,已累计筹集公租房33.48万套,1673.99万平方米;累计为困难群众发放住房租赁补贴88.88万户。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3.72万套,有效解决了新市民、新青年的住房困难问题;建设配售型保障性住房0.24万套,让城镇低收入工薪阶层、新市民、新青年买得起房。实施城中村改造,2023年以来,先后在长春市、通化市实施城中村改造,现已改造0.96万套,86.34万平方米。城市危旧房改造0.6万套,4.08万平方米,努力消除城市住房安全隐患。

好房子“匠心筑品质”,定义美好生活的标准

安全、舒适、绿色、智慧……当人们对居住的要求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好房子”的定义也在不断演进。我省相继出台《吉林省“好房子”建设实施方案》《吉林省好房子建设技术导则》《吉林省好房子评价导则》,明确政策措施及标准,举办第三届“好房子”设计大赛。2025年,全省确定的12个“好房子”示范项目已全部开工建设。长春市“保利景阳和煦”“万龙百草园”项目,建筑采用了节能环保材料,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光和通风;设计灵活多变的空间布局,满足不同家庭结构对生活方式的需求;小区内人车分流,儿童游乐区与老年活动区各得其所。

物业管理“共建好家园”,延伸幸福生活的半径

房子建得好,更要管得好。

“十四五”以来,我省深入开展物业专项治理,全力提升物业服务质量水平。颁布施行首部《吉林省物业管理条例》及20个配套文件,构建“1+20”物业法规体系。打造“红心物业”项目525个,推动全省1371家物业企业建立党组织,1442家物业企业参与社区物业党建联建。住宅小区业委会、物管会组建率达到70%,城市小区专业化物业服务面积占比达到80%。先后打造国家级“美好家园”示范项目8个、省级示范项目37个,形成一批可借鉴、可推广的典型。吉林市深入开展物业集中整治,对全市600余个物业小区进行了全覆盖检查,共排查各类违规行为718起,约谈物业企业负责人74人,清退不合格物业项目9个,督促物业企业公示公共收益432.2万元,接诉即办平台物业信访投诉量下降50%,广大人民群众满意度大幅提升。

吉林的住房发展之路,始终锚定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老旧小区的蝶变、保障住房的托底、品质住宅的崛起、物业服务的升级,不仅重塑着城市的居住空间,更筑牢了民生幸福的根基。如今,吉林大地每一项住房举措,都凝聚着民生温度;每一处“家”,都承载着安稳与期盼。

摘自 《吉林日报》 2025.11.23 记者 聂芳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