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党中央再次召开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在我国城市发展进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里程碑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高瞻远瞩、统揽全局,科学回答了城市发展为了谁、依靠谁以及建设什么样的城市、怎样建设城市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特别是以城市内涵式发展支撑现代化人民城市建设,着力推进“一个优化、六个建设”的战略部署,深化了我们对城市工作的规律性认识,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城市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白蚁防治是住房城乡建设领域不可或缺的重要工作,在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完善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全国白蚁防治中心将深入学习贯彻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深刻把握党中央对我国城市发展所处历史方位作出的重大判断,认真践行人民城市理念,在部党组的坚强领导下,围绕城市更新、“四好”建设等重要部署,以务实作风、有力举措、更高标准,着力完善工作体系,破解发展难题,推进白蚁防治事业高质量发展。
站稳人民立场,助力宜居城市建设。认真贯彻落实以城市更新为重要抓手推动城市内涵式发展的要求,将白蚁防治工作融入城市更新工作中。城市更新涉及城镇老旧小区整治改造,老旧街区、老旧厂区、城中村等更新改造,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改造,城市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等工作。在我国部分地区,这些领域都是白蚁危害的高发区、重灾区,是白蚁防治工作的主战场。按照先体检后防治的工作理念,着力做好白蚁危害调查,建立白蚁防治基础数据库;因地制宜制订科学可行的预防和治理工作方案,落实治理措施,服务人民群众,减少白蚁分飞侵扰和对房屋建筑的破坏,解决好老百姓身边的烦心事、揪心事,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居住安全性和舒适性。
强化科技赋能,助力创新城市建设。认真贯彻落实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不断取得突破的要求,加强白蚁防治科技创新。夯实科研基础,着力建设国内一流白蚁防治实验室。与相关科研院所、头部企业合作,发挥各自优势,重点围绕人工智能、绿色低碳等领域方向,集中力量攻关技术难题,在白蚁智能监测、新技术新药物新工艺研发等方面有所突破,力争产出一批高质量的科研成果。加快构建白蚁“防、治、用”综合技术体系,建立健全技术产品推广机制,加快科研成果转化应用,促进科学防治和行业技术水平的整体提升。
注重绿色防治,助力美丽城市建设。认真贯彻落实推动减污降碳扩绿协同增效的要求,加快推广环保型白蚁防治新技术在全国范围的应用。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着力减少化学药物使用量,特别在住宅小区、城市公园绿地、城市绿道等人居环境空间场所,坚持应用绿色防治技术,确保蚁害可控、动态监测,最大限度降低药物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助力绿色低碳的美丽城市建设,实现白蚁防治工作与生态文明建设深度融合、协调发展。
健全预防机制,助力韧性城市建设。认真贯彻落实全面提升房屋安全保障水平的要求,建立健全白蚁防治工作机制。完善城市房屋白蚁防治管理等有关法规制度,根据形势变化和发展需要,健全白蚁防治管理体系,切实保障城市房屋的居住使用安全。编制全国白蚁防治事业“十五五”发展规划纲要,梳理行业发展情况,明确今后白蚁防治事业发展的方向、目标、路径与举措。研究加强白蚁防治工作的相关指导意见,健全适应新时代要求的行业发展体系,加强白蚁危害地区房屋、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城市公园绿地、古树名木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教育基地)等方面的白蚁预防、检查与灭治管理,保证其功能发挥和使用安全。
保护文化遗产,助力文明城市建设。认真贯彻落实完善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的要求,充分发挥白蚁防治在保护历史遗存中的积极作用。作为白蚁危害严重的国家之一,我国呈现白蚁分布广、种类多、密度大的特点。不少蕴含着重要文化价值的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教育基地)等遭受了不同程度的白蚁侵蚀。要全面调查历史文化街区等历史遗存的白蚁危害现状,坚持问题导向、因地制宜,指导地方制定白蚁防治工作方案,将白蚁综合治理与城市体检、保护修缮等工作紧密结合,突出重点、循序渐进、分级分类推进白蚁防治工作。在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古树名木保护上,应用“无损”“微创”白蚁防治技术和手段,在防止白蚁侵蚀破坏的同时最大限度保留历史原貌,更好传承历史文脉。
摘自 《中国建设报》 2025.09.02 全国白蚁防治中心党委书记 韩煜